《山村新曲》劇情簡介
河南越調戲曲藝術片《山村新曲》1965年由珠江電影製片廠攝製。本片是由《夫妻倆》、《賣籮筐》兩出小戲組成:
《賣籮筐》
根據河南許昌專區劇目組原著改編。張春陽是隊裏的編筐能手,他的老伴張大娘是副業組長,老兩口兒熱愛集體,生產積極,又能互助互讓,生活得很美滿。一天,曾在舊社會集上作過經紀人的胡吉祥來找張春陽,假借生產隊的名義買筐。思想麻痹的張春陽,輕信了胡吉祥,自做主張把為隊裏編的筐賣給了他。張大娘知道這事後,指出老伴受騙上了當,而張春陽卻想不通,不接受批評。於是,張大娘冒著風雪去追趕胡吉祥,假裝買筐,機智地讓胡吉祥把筐送回來。此時,張春陽經過一番思考,也覺得胡吉祥的行為十分可疑,便決定追回籮筐。結果三人在路上相遇,張大娘使老伴在事實麵前受到了教育,並對投機倒把的胡吉祥進行了、批評。
《夫妻倆》
根據河南寶豐縣豫劇團原著改編。 秋收正是搶種麥子的大忙時...
《山村新曲》相關視頻
-
5.0
矮婆
2018
劇情
簡介:講述了留守兒童小雲潔(外號矮婆),在山村裏與奶奶及兩個同父異母的妹妹相依為命的故事。在沒有青年人的村子裏, 12歲的小雲潔除了要努力學習外,還負擔著繁重的家務,辛苦與快樂交織在這個夏天裏。冬天來了,小雲潔目睹了即將升學的好友們相繼離家出走,南下打工。而奶奶的突然離世,使她還算輕鬆的童年生活戛然而止。小雲潔隻能帶著兩個妹妹,背井離鄉去尋找自己在廣州打工的父母。而漂泊在外的父母,麵臨著她所不能想象的生存壓力和許多更為嚴峻的問題……
-
3.0
石之痛
2016
劇情
簡介:加裏布埃爾(瑪麗昂·歌迪亞 Marion Cotillard 飾)出生在法國南部的一個資產階級家庭之中,父母做主將她嫁給了一個名為何塞(阿萊克斯·布倫德穆爾 Alex Brendemühl 飾)西班牙農場工人,雖然何塞性格老實又善良,對待加裏布埃爾非常的體貼,可是加裏布埃爾對他卻沒有任何的感情,她和何塞的關係並不是她心目中渴求的那種愛情。
加裏布埃爾被查出患上了腎結石,於是前往溫泉療養地休養,在那裏,加裏布埃爾邂逅了名為安德烈(路易斯·加瑞爾 Louis Garrel 飾)的中威,他因為在印度戰爭中受傷也在此地療養。加裏布埃爾和安德烈之間的愛火在瞬間雄心燃燒起來,兩人決定私奔。
-
7.0
石牆
2015
劇情
簡介:影片取材自真實曆史事件,1969年的紐約“石牆酒吧暴動”。
1969年6月28日,紐約警方突擊了一家位於曼哈頓東村地區的由黑社會經營的酒吧“石牆”,這裏都是一些無家可歸的同性戀人士,因為當時主流社會的排斥,紛紛以此為家。這次突襲並沒有按照警方預想的那樣發展,最終引發一場大規模同性戀抗議暴動,這場暴動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和美國六七十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、反戰示威等一起改變了美國乃至世界的社會麵貌。
電影《石牆暴動》由約翰·羅賓·貝茨(John Robin Bates)編劇,故事的主角是一個被父母趕出家門的同性戀男孩,他隻身從小鄉村來到大紐約 ,被石牆酒吧收留,親身參加了這場暴動。
-
9.0
石頭剪刀布2015
2015
劇情
簡介:Jo Yang, a celebrity radio guest, receives a phones call while on air and sets in motion a series of events that threaten her life and her family. Forced to choose between saving a prostitute or a loan-shark, her choice is confronted by public outcry. This film is loosely inspired by real-life events in Singapore, and explores how it is more choice rather than chance that shapes...
-
3.0
石頭上的花
1962
劇情
簡介:A coal mine in the Donbas region is infiltrated by a haywire cult that invites members to sacrifice a finger to the "sacred ax"--but two rugged miners fight back when a sweet village girl falls into the fold.
-
9.0
石婚
1973
劇情
簡介:影片分為兩個不同的部分。第一部分由米爾恰·韋羅尤執導,描述了二十世紀初羅馬尼亞一個寡婦的悲慘生活。第二部分由丹·皮察執導,講的是一個婚禮上的新娘。
米爾恰·韋羅尤(1941年出生)和丹·皮察(1938年出生)是羅馬尼亞最具獨創性的電影製作人,他們一起製作了兩部傑出的電影:《石婚》(1972)和《金魂》(1974)。毫無疑問,兩部電影都是羅馬尼亞有史以來最好的電影之一,在全世界受到了巨大的好評,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。
《石婚》根據羅馬尼亞作家Ion Agarbiceanu的小說改編,描寫了上世紀初特蘭西瓦尼亞鄉村的生活狀況。這些故事充滿了一種深深的悲劇性的震撼,一種似乎無處不在的宿命感。所有這些都在令人難忘的攝影中被表達出來。毫不誇張地說,每一個鏡頭都是一件藝術品。
在第一部分中,女演員 Leopoldina Balanuta 的每一個動作、每一個...
評論